新聞資訊
詳細信息
疫情當前
,有這樣一種家庭,他們沖鋒在前,逆風而行,有著疫情一日不除,我就一日不退的俠骨,他們沖鋒在前,互相鼓勵,有著執(zhí)子之手,與子偕老的柔情。他們是夫妻、是兒女、是父母,是黨員,他們舍小家為大家,甘當志愿者,助力疫情防控工作,成為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一道最美的風景。
3月13日
,針對新冠疫情卷土重來的嚴峻形勢,滄州市、渤海新區(qū)、黃驊市先后采取封控措施,全民進行核酸檢測。滄鹽公司黨委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,發(fā)出《關于在疫情防控中發(fā)揮基層黨組織戰(zhàn)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通知》,動員黨員干部職工積極響應,參與到所在社區(qū)、小區(qū)、村隊的疫情防控隊伍中,支援防控一線,充分發(fā)揚滄鹽人“不怕苦、不怕累、敢攻堅”的優(yōu)良作風,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(zhàn)。居家辦公的共產(chǎn)黨員陳玲
、李國剛夫婦,主動申請加入鹽場新區(qū)志愿服務隊,兩人相互鼓勵,并肩作戰(zhàn),積極配合醫(yī)務人員
、社區(qū)工作人員做好信息核實登記、現(xiàn)場布置
、發(fā)動喊人、維持秩序
、場地消毒
、深夜照明等項工作,并主動提供桌椅板凳以供檢測使用
。
3月17日、3月18日的核酸檢測是在深夜12點和凌晨4點進行的
,氣溫降至零下
。那兩夜
,陳玲夫婦幾乎一夜沒睡
,他們提前一小時就下樓開始布置現(xiàn)場,準備核酸檢測工作
,每次都要在寒風中堅守四個多小時
,手和腳凍麻,渾身直打哆嗦
,卻還在提醒居民穿好棉衣,老人孩子別凍著。他們的行動也感染著小區(qū)居民,越來越多的居民加入到志愿者隊伍。
深夜里光線嚴重不足
,他們主動拿出手機,打開手電為醫(yī)務人員照明!叭绻觳才e累了一定要告訴我,我來替換你”社區(qū)工作人員貼心地囑咐著。但胳膊酸了,手凍僵了,他們也不吱一聲
,只是默默地換一下胳膊,搓一下手
。“沒登記的先去登記
,登記完了過來掃碼”
,“不要都圍在一起,一家去一個登記的就行
,其他人排好隊伍過來掃碼測試”,“大家注意一米以上的間隔距離
,不要插隊不要隨地吐痰
,做完檢測離開現(xiàn)場不要逗留”
,“往前靠一靠
,再靠一靠,太遠醫(yī)生夠不到”
,“張嘴
、抬頭
,別吐舌頭
,好的
,太棒了,下一個”
。他們一遍又一遍的重復提醒著,為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(zhàn)爭盡著自己最大的努力
。
系統(tǒng)太忙了
,手機凍僵死機了,數(shù)據(jù)信息采集系統(tǒng)癱瘓了
,檢測工作一次次被迫叫停。這時
,讓志愿者隊伍擔心的騷亂并沒有發(fā)生
,清楚原因后就很快平靜下來。但深夜里待測的隊伍卻越排越長
,從慈祥的老人到懂事的孩子都默默地站在寒風里,靜靜地等待
,沒有怨言
。看著漸漸體力不支的老人和孩子
,陳玲夫婦即有不忍,更有感動
。二人跑回家搬來一摞凳子讓他們休息,后來這摞凳子被大家戲稱為“愛心凳子”……
在滄鹽集團干部職工與疫情作戰(zhàn)的日子里
,像李國剛和陳玲這樣的抗疫夫妻檔,還有李紅艷和邵國義
,滕菲和王志雄
,李俊仙和張向華,程智賢和翟曉亮
,高文新和趙婷。這對對夫妻“疫”路相隨
,用雙份的堅守筑牢安全防線
,為取得這場戰(zhàn)役的最終勝利并肩作戰(zhàn),奉獻著滄鹽力量
,述說著這個不平靜的春天里最浪漫的事